8月23日,洋码头创始人曾碧波发公开信,真实分享了公司几点处境,表明了“力克艰难”的决心。几个月前,上海疫情严重的时候,洋码头还利用自身供应链、平台服务、物流等资源投身民生保障。
洋码头成立于2010年,曾是进口电商独角兽企业。据铅笔道DATA数据显示,洋码头累计完成7轮融资,金额数十亿元。
但据公开信透露,洋码头规模缩减严重:团队还剩50-60人,每月人力成本不足100万,交易额还有数十亿元。为了节约开支,公司甚至将在年底退掉办公室,实施常态化远程办公。
公开信透露,洋码头目前存在几大核心挑战:
一,业务持续下滑。
公司总部位于上海,被上半年疫情完全打乱了节奏:国际际航班减少、清关时间拉长、大量订单取消、流量流失......
二,资金链压力。
由于订单周期拉长,为了缓解买手(供应商)资金压力,洋码头拿出自有资金垫资,恶化了现金流状况,导致银行抽贷及供应商诉讼等连锁反应。
自2014年以来,铅笔道曾完整目睹了进口电商的波峰波谷。这一波浪潮中,洋码头是仅次于京东、阿里之外实力最强的跨境进口电商之一。它的交易额体量领先,曾到达百亿(年)级别;印象更深刻的是,它是少数敢于自建国际物流的公司(贝海国际)。
也正是如此,抖客网,洋码头与京东、阿里直面竞争。2014年以来,跨境进口电商涌进了许多玩家。小玩家几乎是尸横遍野,据亿恩网数据显示,在2022年3个月里,约1000家跨境电商倒闭。
大玩家一般做的是独立平台,也多数融过几轮资,资金实力更强。即便如此,据“电数宝”统计,2021年死亡的知名进口电商约12家,如乐吾淘、GMALL全球购等。
洋码头是这一波大玩家中生命力最顽强的。
它干的是平台型生意。商业模式分为两种:一种是平台公司,链接A与B,提供信息或交易服务;一种是非平台公司,卖的是单一的产品或服务。
平台型公司的竞争有两个特点:
一,你死我亡。不存在竞争队友,只有竞争对手,“A活着”的硬核条件就是“B必须死”。
据铅笔道测算,每个行业里的平台型公司一般不超过3个,更极端的情况:第一名活得最好,第二名就开始苟延残喘——毕竟每个市场里,基础设施只需要一套,再多就是浪费。
共2页 [1] [2] 下一页
违反电商法规定 洋码头被责令限期改正
风雨十年 跨境电商洋码头的得与失
洋码头奢品护航服务受认可,带动线上奢品消费热情
洋码头十周年:跨境电商如何穿越周期?
监管缺位屡遭消费者吐槽 洋码头难掩买手制乱象
原标题:【遗憾,又一百亿巨头宣布:资金出状况了】 内容摘要:非常意外,知名进口电商洋码头资金出状况了。 8月23日,洋码头创始人曾碧波发公开信,真实分享了公司几点处境,表明了力克艰难的决心。几个月前,上海疫情严重的时候,洋码头还利用 ... 文章网址:https://www.doukela.com/keji/138009.html; 免责声明: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 |